查看原文
其他

非遗+文创!“指尖技艺”变身“城市礼物”

在达拉特旗,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以绣坊为平台,以民俗为灵感,用手中的银针和细线勾勒出一幅幅靓丽的人生画卷,也将“指尖技艺”变身“城市礼物”。

走进工业街道石化社区绣坊,绣娘们正在聚精会神俯身刺绣,她们理线、穿针、落针、手腕翻转,彩线在手中行云流水般游走。飞针走线,指尖起落,绣娘们各显身手,把民族团结、爱国情怀等元素绣进作品里,用一针一线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蕴含着让民族团结的“石榴籽”抱得更紧的美好愿望。去年以来,达拉特旗引进鄂尔多斯市可尔绮羊绒服饰有限公司对辖区妇女进行非遗刺绣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公司+社区+绣娘”订单回收模式,实现居民就近就地灵活就业。家住召北社区的贾正霞是一名家庭主妇,零刺绣基础的她,学成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绣好8件羊绒产品。“街道专门为我们这些无业妇女打造了一间绣坊,聘请专业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刺绣技巧,活儿还可以带回家做,不耽误接送孩子,每个月都有一定收入,我也变得越来越自信。”贾正霞高兴地说道。

工业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刘瑶介绍,绣坊里的阿姨、大姐们把黄河几字弯、莲花酒店等达拉特旗标志性建筑表现在绣品中,通过艺术加工,绣出的刺绣成品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近期,绣娘们正在赶制100件“鄂同同鄂圆圆”民族团结元素的羊绒文创产品订单!2022年6月开班以来,工业街道共开展培训34期,参训学员达300余人,成熟绣娘已经壮大到80余人,回收订单产品5000余件,收益达25万元。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销售,为绣娘们居家就业、致富增收提供机遇。同时,绣娘们组成了一支“婆婆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一帮十、十帮百”刺绣志愿服务活动,吸纳更多的刺绣爱好者加入。工业街道党工委书记乔莉表示,工业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在带动辖区妇女增收的同时,以羊绒文化产品为载体,结合“鄂同同鄂圆圆”“红石榴”等民族团结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出多种刺绣元素图案,使绒绣文创产品与民族团结文化有机结合,打造达拉特旗“城市礼物”,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

今年58岁的白芬是一名绣娘,只见她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拈着细长的绣花针,小拇指则顺势勾住未完工作品中延伸出的各色丝线,随着绣花针上下翻飞,羊绒围巾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民族特色图案逐渐清晰。“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绣花,现在接刺绣订单,简直太美了!”白芬捧着手里的刺绣产品,笑眯了眼。

妇女们不仅用一针一线创造着锦绣生活,还将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刺绣中,推动产业融合互动。看到这一“蝴蝶效应”,达拉特旗文旅局顺势推进产业化开发,将特色刺绣、剪纸和泥塑等与文创产品结合,设计推出各式各样精美的文创产品,着力打造达拉特旗的“城市礼物”,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达拉特文化魅力。达拉特旗羊绒刺绣这一根植于乡土的技艺,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为家门口的父老乡亲绣出一条致富路。一针一线,绣出了民族团结之花,绣圆了中华民族复兴梦,也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着达拉特力量。
(记者:张倩  任家骏)

推荐阅读


▶二产拉着一产跑  三产互动有奔头

▶达拉特旗路网再升级,市民出行更便捷!

▶达拉特交警送小熊啦!获得方式,看这里→

编辑:翟   茹  吕亚亮
校对:高   玲
校审:杜   鹤  

终审:张建平  赵庆利

声明:达拉特旗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改版,“星标3连”不走失,

记得把“达拉特发布”设为星标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非遗+文创!“指尖技艺”变身“城市礼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